明天我这边就准备上班了,这是来到上海的第一个新年,过年回老家这一趟不容易,抢不到票就真的回不去;然而在家没呆几天心就已经很累,刚来上海的激情因家人的劝阻而消磨了大半,在外打拼的信念甚至有点动摇。
无论如何,家人也是「为了我好」,尽管有时我们并不能很好地互相理解。
关于原则
我的「不坚定」不是一件好事。认定了一件事就应该竭尽全力去做,不管是谁,不管使用何种理由,不管如何劝阻,自己内心都应该有清晰的信念:这是自己的人生,应该由自己来做主,并为自己负责。
而且在听取别人的建议这件事情上,每个人应该给自己定一个原则,如果连原则都没有,那怎么做决定呢?今天这个人说一句你就改变注意,明天那个人说一句你又改变主意。
恰好我有收藏过一段 Fenng 大关于「年轻人应该多听谁的建议」这个问题的看法,我认为看过后很有帮助,可以参考作为自己的原则,不妨整理下贴在这里,省得以后忘记或者找不到。
父母、老师们的苦口婆心的建议和意见基本可以不听。除非你想要他们的生活。看看他们这半辈子过得怎么样,有多大的成就,就可以知道他们的见识到底有没有参考性。尽管他们说为了你好,但那些好没啥用。为了你好,就应该支持你的一些梦想,只要是踏踏实实的梦想。有些梦想是不切实际的,不应该支持。
最后说一下,年轻人应该多听谁的建议。我认为第一要遵从内心,因为内心会驱使走更远,第二,是听那些有经验的成功人(有钱的也成)的建议。我并不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人,略有经验罢了。
不要听自己父母和老师的建议。当然,你父母不是普通人的话,也可以和他们商量。
除此之外,在回到上海心情低落之际,读到几篇大佬们写的文章,正是及时雨一般,又受到不少鼓舞。文章一并列在这里,时常看一下,就像汽车要充电。
2018
毕业后我越来越感觉时间过得飞快,自己成长得却太慢,焦虑时刻伴随在身边。
2018 年我终于选择来到了上海,也终于成功获得一枚「前端开发工程师」的 title 。这算是我的 2018 里一件大事,一切正好,奋斗还不晚。
之前谈到过会专注于编程和写作,我还是不够专注。写的技术文章没什么深度,更像是敷衍了事;公众号也很长时间没有打理过,纯文艺的文章我以后估计会很少写,有时候觉得自己太多矫情造作、没什么用处的文字,还是和技术结合起来,多做一些实际的事情更好一点。
2019
目标还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?
现在就是立 Flag 时间了。
技术上:
- 精进前端技术,付费的专栏、视频制定好计划来学习(否则靠自己心情来走进度会很慢)。
技术博客不能忘,一到两周一篇,将学习的知识和遇到的问题多做记录总结和输出。
把 个人主页 做的更漂亮一些,用户体验更好一些。
(完)